中文 / EN
麦克·埃米


李鸿韦:传统和变革


作者 / 麦克·艾米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艺术史教授



李鸿韦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中同时兼顾了东、西方美学。他将瓷与装置形式、抽象形式结合,扩展了雕塑的范围。他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都具有突破性。瓷土记录了传统的世界文明,不锈钢则与工业文明、构成主义、现代主义息息相关。二者的结合超越了历史时期的限制。同时,两种材料物质的冲突性--瓷土之柔性与不锈钢之坚硬感--消解在以椭圆为主的结构中。


李鸿韦的作品体现了一种转换的概念。在创作中,制胎、上釉、烧制的前期制作工序与锤锻、焊接、抛光的后期处理过程实现了作品对这一概念的表达。在材料方面,将易碎的瓷与坚硬的不锈钢并置,任由观者在两种材料中转换其审美体验。在色彩方面也从多彩的自然图形突然切换到了单银色。


现代雕塑的奠基人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作品是抽象这一独立自主的概念在雕塑形式中的全然表达。(这里所说的“独立自主”是相对于雕塑对建筑的传统依附来讲的)。他探索了由并置不同的材料所产生的闪光和镜面效果,由此将视觉上的张力引入作品之中。杰夫·昆斯(Jeff Koons)将瓷及其光泽带回了西方雕塑。威姆·德沃伊(Wim Delvoye)在他的系列雕塑作品中运用了代夫特陶器(Delftware)图案和不锈钢的光泽。尽管这些艺术家以及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罗伯特·阿内森( Robert Arneson)、贝蒂·伍德曼(Betty Woodman)、安东尼·卡洛(Anthony Caro)、彼得·沃克斯(Peter Voulkos)等先锋艺术家将瓷用于他们的艺术作品中, 尽管他们影响了几代雕塑家,但一直以来被束缚在手工艺以及所谓的“副艺术”( minor arts)中的瓷在现代雕塑领域中仍是边缘化的。而这种边缘化在李鸿韦的作品中彻底被突破。就雕塑与瓷在视觉和概念层面的力量而言,李鸿韦作品在材料、装饰、色彩、形态等方面显现出强烈的突破性。


《屴系列》(Upwelling of Gravity)给人一种流动性、融化感且有规律的转换的印象,如李鸿韦的其他作品一样,锋利的硬边曲线将瓷与不锈钢分离开来。这一系列看似一个顶着冰淇淋球的圆锥体。瓷体顶端是一个完美的半球形,在半球体中心点的正下方处逐渐均匀收缩至一不锈钢点。在倒锥体突然变为不锈钢的地方,空间被反照与扭曲,同时将观者映入其中。


他在《平衡的寓言》(Allegory of Balance)系列作用中的工作令人惊讶。在此,拥有不同釉色的瓷瓶被强制“共居”( cohabit,这一概念参考1980年代法国“左右共治” La Cohabitation的政治地景)。作品各处产生的张力、妥协、平衡行为、错觉、诡计都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愉悦。这一系列的抽象生物形态的组合形式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这一群体内部的成员或更广泛意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一些作品很相通,例如胡安•米罗(Joan Miró),伊夫·唐吉(Yves Tanguy), 野口勇(Isamu Noguchi)。但是,与米罗不同,李鸿韦不依靠偶然创作。相反,他遵循的是中国书法家、制陶者的严格的自律,他们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行为抵达一种冥想的状态。


《平衡的寓言#1》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常由水、风、微粒侵蚀石木后的效果。与同系列的其他作品一样,不同的部分垂直向上逐个叠加。由于其支撑结构隐藏在物质内,作品背后的工程学增强了我们的惊奇之感。


《玄系列》(Xuan)给人一种悬浮的印象,其灵感来自中国的汉字“玄”。这一系列是基于《屴系列》的变体。球状体在顶部变为细长的点,通过金属丝悬空。李鸿韦同时从事五个系列的抽象雕塑的创作,如“交叉授粉”一样使图像和观念从一件作品转移到另一件。


在形式上,《玄系列》渐渐地、平滑地在底部“融化”为细长的、锋利的点。这一系列中有个别例外,《玄#1》(2018)看似一大滴露珠,或者说它是溅落前的一个撕裂的瞬间。它也像一滴泪水,却并不令人悲伤。作品中那些垂向下方的点似乎随时掉下来打破地面一般。《玄#2》(2018)视觉上的富丽堂皇中也潜藏着这样的危险。


这种坠落感在《镜花水月系列》(Illusion)中得以进一步增强。高挑的花瓶被纵向切成两半,被倒置以强化坠落的印象。半个花瓶以轴对称的方式附着在中等尺寸、垂直放置的长方形不锈钢板上。金属表面经过精细打磨,花瓶自身的映像补全了自己,看起来像是从不锈钢背后出现的一样。不锈钢的坠落感促使我们想象其结果---嘭地一声,碎片散落一地。但是花瓶迂回曲折地翻滚着而非直坠下来。李鸿韦的这件作品的反重力效果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


这些壁挂作品属于浮雕,尽管它们包含重要的绘画成分:平滑的不锈钢面反射我们以及周围的环境,正如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在不锈钢面上的绘画。此外,由其映像补全自身的花瓶被一层多彩的二维花纹包裹着。


李鸿韦的制作标准如此严格,他制作五个陶瓷形体,几乎只挑出一个---不论是他制作的单独器皿还是他雕塑中的组件。那些烧制不理想的器物会被打成碎片,运用在一种结构开放、骨架暴露、由不同形状与大小的碎片以及几乎完整的瓷器复合而成的新雕塑上。最终的整体效果像一个救生筏或飞机失事的幸存者为逃离荒岛而建。我们时不时都需要最低限度的逃脱,艺术因此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因为它使我们从日常现实的沉闷或丑陋中逃离。


破坏,以及从废墟中生发的事物,是《破碎中重生》(Rebirth in Breakage)的主题,这一新系列迄今为止只包含一件作品,它也是李鸿韦目前在瓷与不锈钢结合中最大的作品。这件作品强烈,仿古,强调水平和垂直,在构图上所有形式都与那一正面的假想平面形成紧密的关系。我猜想,李鸿韦很快将会抛弃这些矢量,探向三维的更深处——或许是悬浮雕塑,或许是锚在墙上、地上、天花板上的作品。在《平衡的寓言》系列中,艺术家探索诡异新奇的意愿初露端倪。不论是否从其象征意义来说,《破碎中重生》提醒我们所有的创造均出自破坏。


短短几年,李鸿韦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无疑属于他自己的雕塑系列作品。李鸿韦以极为理性的构思与大胆的想象扩展了雕塑的语言,就像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阿尔贝托·布里(Alberto Burri),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一样,敢于大胆突破来自自身文化的传统。




作者简介/


麦克·艾米是纽约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毕业的批评家和艺术史家。他是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艺术史教授,从事文艺复兴,巴洛克,现代和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他的文章、艺术家访谈、展览评论出现于各种各样的出版物中,例如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 Burlington Magazine, Apollo, Art in America, Sculpture, tema celeste, Viator: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Studies, the Mitteilungen des Kunsthistorischen Institutes in Florenz, and CAA.Reviews。另外,他还发行了五十余种关于当代艺术的书评,展览目录和手册。他是One to One: Conversation avec Tony Oursler (Brussels, Facteur Humain, 2006), Michaël Borremans: Whistling a Happy Tune (Ghent, Ludion, 2008), 和Hiroshi Senju (with Rachel Baum as co-author, Milan, Skira, 2009)的作者,也是《雕塑》杂志的特约编辑。麦克·艾米也是杰夫·昆斯的艺术研究者和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