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安德鲁·马斯奇


内省外化:李鸿韦的艺术


作者 / 安德鲁·马斯奇

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史教授




对于一个中国陶瓷艺术家来说,传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作为世界最高水平的陶瓷文化的传承者,富有创造力的中国陶艺家必持续面对这一难题:如何接受过去成就的挑战,而非简单的复制与模仿。某种程度来说,李鸿韦似乎通过远离中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他自身的文化来面对这一挑战。


2005年李鸿韦到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纽约州立陶瓷学院陶艺系求学,获硕士学位。鸿韦是中央美院雕塑系本科出身,在纽约的早期作品是低温乐烧人物雕塑。最初他有一段与别人接触的艰难时期,所以他花了大量时间观察周边的风景,琢磨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事关系都更加放松与自如时,鸿韦的关注点逐渐改变了,离开了人物形象,转向了结晶釉的不可预测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所谓的美式乐烧往前进一步,在后置还原的过程常中加入多样的材料,令坯体表面形成微妙的高度与不可控的变化,这是顺理成章的。 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能够以新的眼光回看自己国家的陶瓷文化。他开始欣赏宋、明、清代瓷器的典雅的形状和精炼的比例。与过去的完美的青釉以及釉下钴蓝的装饰不同,鸿韦决定将一些古典器形作为调色盘,由烧制过程自行发生的瞬间反应化合出强烈的色彩,从而创造出一些新的釉色。


实际上,虽然有些边缘化,但对于窑变釉的欣赏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由来已久。在宋代,哥窑、官窑青瓷中随机的釉裂纹不仅仅被欣赏,甚至被有意造就与强调。尽管从技术层面来看,釉裂纹是一种缺陷(它来自瓷土坯体与釉在膨胀与收缩时的不协调),但中国的鉴赏家喜爱它产生的纹理,后世收藏家将其比作冰裂纹。有釉裂纹的青瓷至今仍被生产与赞赏。


其他窑变釉也出现在福建建窑的瓷器上,大量碗盏从这些窑出发被运往日本,被视为珍宝引起疯狂收藏,名曰“天目茶碗”。它们的釉色被细细品鉴与命名,例如“兔毫盏”、“油滴釉盏”,“玳瑁釉盏”,其中最有名的是“曜变”天目茶碗,稀世罕有。它呈现出蓝色斑纹,闪耀着七彩光辉,即便现代科技也已被证实无法复制这种神奇的效果。


器物表面的那层晶霜赋予了鸿韦所运用的经典器型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活力。他的作品之中有一种能量,优于宋瓷的单色,又比清代的釉下钴蓝或铜红更有机与神秘。此外,结晶釉的本性就是经过火焰的烧制,每一釉面都绽放出独特的样式,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鸿韦在对中国陶瓷传统的拓展与细化之余,也探索了若干基础性的雕塑要素:光,体量,平衡,流动。尽管折射光在他的结晶釉中显然扮演了内在的角色,鸿韦在他的雕塑作品中通过与不锈钢结合,运用反光进行了更显著的表达。在《镜花水月系列》中,他运用镜面不锈钢造成这样的感觉:实际上只有一半的花瓶看起来是完整的。在他的《屴系列》中,瓷与不锈钢的复合形式看似违反重力向上流动。在《玄系列》中,流体的形式看似由上和下同时往中间牵拉,让人想起悬浮汞或熔岩灯。


鸿韦最意义深远的作品是《平衡的寓言系列》,如被打磨的石头一样的圆形体一个叠一个。这个系列延续的是他昔日乐烧雕塑的线索,那时他常常叠加头肩形体造成浮屠一样的结构。尽管有很多艺术家叠加各种各样的日常物件创造引人注目的装置,鸿韦创造他自己的造型且不要求它们在重量分布上的实际的均衡。确实,均衡的是视觉效果,而非字面上的重量。


这一系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镜面般不锈钢的部分,它与斑斓的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叠加结构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金属在此之上增加了另一层张力,它反射着周围的光、其他雕塑组件,甚至是参观者。荚状形式给人以有机和超脱之感,几乎像是给机器组件增长了生命形式。这些元素給人的印象随灯光以及氛围光线的情况而变化。


艺术形式越精炼,表面越简约。同样的道理,金属与瓷的复合形式极难制作,瓷土与金属的联姻要求冗长的、看似无穷无尽的调整,才能创造出完全是一个物件的整体的效果。鸿韦的作品强调了这样的真义:天然和人工、有机与构造必在我们当前的世界中并存。


李鸿韦本国的道家思想认为:为了保持健康良好必须阴阳平衡。在技术与方向上有新突破的同时,李鸿韦的作品也深深暗示着那些数世纪以来就在他出生的那片土地上流传着的哲学观念。

作者简介/



安德鲁·马斯奇是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史与视觉研究学院的教授。他在牛津大学获艺术史博士学位。他主要教授东亚艺术(中国,韩国,日本)。自1999-2005年,他作为日本艺术的策展人,策划了Geisha: Beyond the Painted Smile,他也是同名画册的编辑和重要作者。马斯奇博士主导了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03年的展览及出版Turning Point: Oribe and the Arts of Sixteenth Century Japan,考察了始于16世纪晚期的日本美学革命。他在Archaeometry,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Orientations,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等杂志上均有文章发表。在2006-2007年,他获得傅尔布莱特研究奖学金研究中国当代陶瓷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