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与物——李鸿韦的雕塑
作者 / 汪涛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事务拓展部执行总裁
亚洲艺术部普利兹克主席主任兼中国技术总策展人
前纽约苏富比高级副总裁兼中国艺术部主任
现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概念艺术。对很多当代艺术家来说,观念比艺术品更重要,做艺术多多少少是一种装置、词语、表演的游戏。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些艺术家、评论家与去物质化的趋势逆向而行,聚焦于对艺术中的物质性的探讨和实验。
当代艺术在中国呈现出极其多样化的面貌,但始终有这样一个急迫的问题:当代艺术在中西之间有何差异?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比较中西艺术,就能看到两者用于艺术的材质一开始就铺就了不同的道路。
中国艺术基于特殊的物质序列发展出了独特的技术与思想,例如水墨画、瓷器。瓷器在中国被发明,在中国艺术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艺术家必然要面对所运用的材料问题。物质是一个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的中介,对物质性的探索能够打开新的可能性。“意在物中(No idea but in things)”,这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 Williams)的名句。在此,“物”已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对象,它包含形状,颜色,特性,以及由基本分类所生发的隐喻。它结合了过去与当前,对人有神秘的作用力。陶瓷就是一种典型的“物”,而中国艺术家就被赠予了这种神圣的物质。
作为中国最有成就和创意的年轻艺术家之一,李鸿韦智慧,实干,机敏,对于中西艺术的学习塑造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对自己所使用的材料掌握精炼、纯熟。与其早期雕塑不同,他最近使用瓷与不锈钢进行创作。受到中国古代皇室的结晶釉瓷的启发,这位艺术家对于这种瓷已实验多年。他发明了两种结晶釉的配方,并运用在其雕塑作品之中,有着无法复制的色泽与图案。正是这种唯一性使他获得了2015年中国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将结晶釉瓷与不锈钢对照与结合,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探索瓷的美学。
这一雕塑的抽象形式将瓷从功能性的器物中解放出来,作为非功能性的艺术品而存在。雕塑的卵形形体回应了中国的美、和谐、精微、质朴的观念。艺术家寻求历史的、手工的瓷与当代的、工业的不锈钢的结合,表达他的现代观念。平滑的瓷体令人回忆起中国经典瓷器,它在不锈钢表面的映像使传统的和当代的艺术之间产生了富有活力的对话。通过将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艺术的形式结合,李鸿韦的作品在我们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使陶瓷复活,并为之所用。